新京报记者 马骏 制作 葛佳丹 近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女学生在学校宿舍分娩引发关注。 9月13日,在该校1号公寓,医护人员怀抱新生儿,并用担架...
昆明“臭肉”事件背后,校长陪餐制为何沦为虚设?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光明网,台海网,澎湃新闻,南都快评,长城网】
长丰学校食堂被曝“整盆肉都是臭的”后,近日,云南昆明市官渡区联合调查组通报该校食堂肉片异味调查情况。
经调查,长丰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没有从事餐饮服务的资质,不能作为承包食堂的主体。
在食堂经营过程中,该公司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进货查验及食品贮存管理不当等,处没收违法所得46万元,并罚款578万元。
食材供货商云南采云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责令停止经营,依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罚。
图源:百姓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官渡区长丰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举办方为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办学。
长丰学校2024年8月委托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包经营食堂,但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
长丰学校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经营资质审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校校长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企查查APP显示,云南采云间餐饮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今年8月发生变更,原股东均已退出,由陈某芳、冯某贵共同全资持股。其中,陈某芳为新任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东。
展开全文
企查查显示云南采云间餐饮公司今年8月发生变更。图/企查查
企查查APP显示,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周超,注册资本为100万元,股东包含周超(持股95%)、严优(持股5%)。值得关注的是,企查查显示,近3年,该校食堂对外承包没有公开招投标记录。
10月19日深夜,“昆明官渡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对“臭肉事件”的调查通报,通报中确认了猪肉因运输及存储不当导致变质变臭,食堂承包存在问题,并对昆明市官渡区长丰学校、涉事企业、相关单位和干部开出了“罚单”。
长丰学校食堂肉片异味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截图
多家媒体发声
规则是如何沦为“摆设”
如何避免规则“摆设化”?这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执行动力。它的原因至少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或者说在考核上的优先性,对于相关职能部门来说,还是不够。此次事件中,当地已对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区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长等作停职检查处理。这种追责是很有必要的,校园食品安全就应该与“乌纱帽”直接挂钩。二是,校园食品安全受到的社会监督仍不足。尽管近几年诸如定期邀请家长进校参观食堂等操作已经较常见,但也要避免变成“例行公事”,有效的监督应该是常态化的。在打造“透明食堂”上,仍需要更大的突破。至少,像对食堂承包商、食材供应商资质等信息的公开和告知,应该成为强制性要求。
最怕“臭了良心”
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不能光指望学校和企业的“良心”,因为有些人的良心可能比变质的肉还臭。要根治这些发烂发臭的“病根”,只能靠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只有不打折扣地落实法律规定,建立完善全面、细致、高效的监管体系,涵盖从食材采购、储存管理、加工制作到成品分发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监控,才能遏制不法行为,避免问题重演,切实有效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让学生吃饱吃好,让家长安心放心。
处罚过后还能做些什么?
学校食堂“臭肉”事件虽然以一场“运输及存储不当”之殇收场,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不止于此。尽管一再要求严格落实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请问,究竟有多少学校严格执行了?如果不从制度上入手,换了新校长、新公司,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食品安全大如天,光处罚个别人个别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学校食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每被曝光都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责任人也都受到了严肃处理。但遗憾的是,殷鉴不远,有的学校和部门却没有引以为戒。希望昆明长丰学校的这盆“臭肉”,“熏倒”的不仅仅是个别人。
亟须建立法治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当地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详尽、处理果断迅速,但这类事件也引发业内思考:近年来,各级政府就学生用餐安全设置了校长陪餐制等一系列规范和严格要求,为何依然免不了“臭肉”上孩子们的餐桌,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储朝晖认为,将这些问题与中小学供餐环节中的各责任主体相结合,可突出四大关键节点:第一,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是否到位,校长陪餐制是否流于形式;第二,食堂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具体责任主体,它的承包、运营是否规范、透明,承包过程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运作问题;第三,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学校的供餐保障方面是否尽到责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餐补的发放是否公平、公正、普惠,做到了专款专用,尤其是在此次涉事的这类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其享受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餐财政补助的渠道是否通畅;第四,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是否尽到了确保重点单位食品安全的责任,定期抽检机制是否得到贯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学校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后勤服务和食品安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必须切实建立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卫生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给学生吃变质肉、烂菜等问题。借鉴此次事件处理的经验,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卫生,应该引入社会监督、家长监督,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提高学校的现代治理水平。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马学雷表示,家长委员会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的管理与运营也应该是其重要作用。
据了解,家长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参与与学生权益密切相关的学校事务,包括校服订购、食堂卫生质量、校园安全等的管理与监督,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
此外,专家们强调了加强对学校后勤服务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熊丙奇表示:“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检查民办学校的后勤服务,尤其是食堂的管理问题。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记者注意到,天眼查显示,金诺教育集团的注册地址在昆明市世纪城的R段2-23号,而润升物业的注册地址则在昆明市世纪城的R段2-17号,对此,记者多次拨打相关电话求证,但一直无人接听。
马学雷告诉记者,学校与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不能存在利益关联性。因此,学校作为主体,除了应该与承包公司划清界线,对经营资质进行审查和管理,还需要履行食品安全责任,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让学校领导与教师陪餐。同时,需要完善监督流程,比如引入市场监管局和卫健委监管,定期主动邀请相关部门检查,引入家长和社区监督。
业内专家认为,从过往经验来看,由于违法成本过低,学校的食品安全屡出问题。储朝晖强调,目前学校食品安全要想得到保障,亟须建立一个法治市场。
臭脸也要说明白
官员被问责,企业停止营业接受调查、罚款,当然都是必要的处置,但孩子的身体状况、健康程度以及因食用劣质食品所造成的心理、精神损伤也必须要有一个像样的说法,不能只是“下不为例”,更不能“这段掐了别播”了事。因孩子的饮食安全而起的臭肉风波,还得回到孩子的切身利益,不仅要堵接下来的漏,还要正面此前造成的群体性伤害。
而在就肉论肉的情况通报之外,还必须要看到,从“臭肉”所涉的校园食品安全,到“臭脸”所指向的涉事学校家校关系、师风师德问题等诸多问题,同样是情况通报所未经详述的部分。10月16日臭肉风波事发,10月17日涉事学校组织家长对话,有所谓的学校董事长“无视家长最后一个提问,插兜离席”,有红衣女副校长全程莫名微笑,这是进一步激怒家长、引爆舆论的两个关键细节。当然,对“臭肉”事件的通报无法面面俱到,但当地后续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于围绕从臭肉到臭脸的综合舆情,应该有能力做系统而全面的复盘与回应。根据通报,涉事学校校长和法人代表被依法依规免职,但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几个校方代表,接受的处罚更多是基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对家校交流过程中的傲慢与无礼,却可能依然缺一个诚恳的公开道歉。
学校还要办下去,当地还组了工作专班“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稳定”,那么这所在当地据说还不错的学校,接下来以什么样的公共形象面对社会、面对家长?能否勇于承担错误,坦承办学管理的不足,这些必须要有的公共形象挽留动作恐怕就不可或缺。那个插兜开溜的校方负责人,以及那个全程莫名保持微笑的红衣副校长,不管具体所任何职,其都已然代表涉事学校相当一部分公共形象,代表学校对师德师风的认知与实践态度,岂能就这么静悄悄地等待风波过去?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用笑脸继续挑衅和激怒家长的涉事红衣女子,曾是当地连续多年的“功勋德育教师”,2024年3月已升任涉事学校副校长,事已至此,确有必要向公众解释其何以还能笑得出来?
肉臭了,脸不要臭,心更不能黑。臭肉问题查清楚,臭脸原因说明白,这是公众在一场舆论风潮中所应得的答案。缺失的冷链与不合时宜的冷脸,不能只是择其一说说,也必须要有确定无疑的后续。一块臭肉映照出的是一所学校的办学资质、办学能力,以及公众对涉事学校多个责任人枉为人师的忧虑。
校长陪餐制为何沦为虚设?
为何这次事件又是家长发现,而不是“守关人”学校领导发现呢?8月30日发布的《通知》还强调,要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
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就是把学校领导跟学生绑在一条船上,同吃一锅饭,同上一张桌,倒逼学校主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不知道长丰学校是否严格执行了这项制度,当天的陪餐领导为何没有发现发臭的猪肉?是疏忽大意了,还是陪餐制度早已沦为形式主义了?
要感谢家长们的“违规闯校”,将这次食品安全卫生事件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没有谁比家长更在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没有谁比家长更有监督学校的积极性。部分地方学校除了校长陪餐,还有家长陪餐,尤其是家长陪餐制度应该大力推广,还有“明厨亮灶”。这些国家要求的制度以及各地探索的经验,各学校应能用尽用,并严格监督落实情况,强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畅通举报渠道。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